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动真情、见实效,切实把党员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从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和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11月27日,应用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全体党员赴赣榆区黑林镇马旦头村符竹庭纪念园、黑林镇大树村刘少奇旧居、村史馆、城头镇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及董力生故居等地开展“红色阵地学党史、砥砺前行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
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史增信忆初心
在符竹庭将军殉难处纪念园,学院党委书记赵求勇带领大家参观了烈士纪念亭和纪念墙,并生动讲述了这位军政兼优的抗日英雄的生平事迹与战斗故事。“赵求勇表示,我们纪念符竹庭,就是要铭记革命和抗日历史,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英勇献身的英雄们,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使英烈精神彪炳千秋,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映初心,牢记使命向前进。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血脉,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弘扬少奇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学史崇德守初心
“刘少奇同志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在黑林镇大树村地标——刘少奇旧居广场,学院党委副书记时树奎带领党员们重温了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党员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初心,宛在一字一句间,句句铿锵,声音的交汇就是力量与信心的凝聚。
历史不容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刘少奇同志在大树村的25天,为大树人和赣榆人民留下了长久的回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院长丁兆奎与大家一道,满怀敬畏之心,饱含崇敬之情地现场参观了当地党员自发捐款维修的刘少奇旧居与当地政府修建的刘少奇纪念室,认真学习这位共和国开国元勋居住此地期间的光辉事迹,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和牢记光荣使命、勇于担当履职的自觉性。随后参观了大树村村史馆,详细了解了大树村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变化的奋斗历程,深刻感受这一全市唯一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的红色土地之美、历史人文之美。
学习支前精神,凝聚红色力量,学史力行践初心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淮海战役期间,赣榆人民组成运输队、担架队,小车纵队出征支前,担架扛上孟良崮,车轮滚滚战淮海,千帆竞发渡长江,迎风破浪下舟山,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事迹和无数的英雄模范,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董力生同志,她是全国闻名的支前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华东地区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在赣榆区城头镇董力生故居及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大家通过实地参观,详细了解董力生的生平和“小推车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深刻内涵,思想和心灵受到了洗礼和教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年代的一首支前民谣,也是人民支前的真实写照。赣榆人民支前纪念馆通过实物展示、历史照片、文字介绍、影音播放等布展形式,再现抗战时期军民同心阻击日寇、解放战争时期推车支前、新中国成立后拥军拥属等典型模范故事,展现赣榆人民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爱党拥军的精神面貌。“小推车精神”让党员们进一步锤炼党性,从党的光荣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大家表示将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切实推动“两在两同”建新功。